我市社会保障“组合拳”编织城乡救助网
国家电网作为全球并网装机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电网,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唯一没有发生过大面积停电的特大型电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壮大我国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2.7月25日,南方电网贵州电网有限公司遵义播州供电局发生人身死亡事故,1人死亡。贵州电网有限公司遵义播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在对一处35千伏母线电压互感器绝缘件故障处理时,工作负责人误入断路器间隔发生触电,造成1人死亡。
各发包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将外包队伍纳入本企业安全一体化管理,合理设置资质要求,防范借用资质现象,杜绝转包,严格控制层层分包。6.8月18日,广东华润电力(海丰)有限公司发生人身死亡事故,1人死亡。3.9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全厂对外停电事件。外包单位长春市永泰电力设备自动化有限公司1名挂车摘钩作业人员,在宁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卸煤区域进行铁路翻车机挂钩摘钩作业过程中,挂钩撞击胸腹部,造成1人死亡。9.9月23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所属国华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风电有限公司乌兰风电场发生人身死亡事故,1人死亡。
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同比持平。环境因素造成4起事故,4人死亡。清洁能源发电量也只有水电的7亿千瓦时,其他清洁能源则从零起步。
4.2002年~2012年:厂网分开,电力市场初步发育20世纪末,我国电力工业已形成了较强的生产能力,缺电状况得以阶段性改善,但垄断经营的体制性缺陷日益明显,现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发展要求。未来,我国电力工业将以习近平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向清洁化、智能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体系,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呈交一份完美的答卷。电力的安全、稳定和充分供应,是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15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围绕着建立市场机制这一核心任务,针对价格机制、市场模式、市场管理、市场主体等市场要素继续出台了六大相关配套文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彻底摆脱了电力工业落后的面貌,成为装机容量最多、电网规模最大、技术水平先进、国际合作广泛的世界第一电力大国。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与市场主体的逐渐成熟,我国将在现有电力市场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省内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及跨省区电力交易市场,开展园区级能源互联网市场化交易,逐步形成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市场为补充,辅以辅助服务、容量市场的市场化电力电量平衡机制,构建多时间尺度、多交易品种、多交易范围协调运作的电力市场机制。
04中国电业: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目标,当前我国电力工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后将如何发展?曾鸣:未来我国电力工业将继续向清洁化、智能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我国将持续大幅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安全高效适度发展核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多种方式陆续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消化、吸收、并且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逐渐地从引进来过渡到走出去。1949年,全国电力工业基础孱弱,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只有不到185万千瓦,年发电量43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位列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人均用电量只有9千瓦时,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您能先从装机容量、电网规模等方面谈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电力工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曾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经历了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的发展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建国初期,我国电力科技主要依靠苏联及部分东欧国家提供技术装备和技术指导,但由于与世界范围内的交流较少,技术依然比较落后。建国初期,我国电源结构仅有火电与水电,结构较为单一,其中火电169万千瓦,占比91.2%,水电16万千瓦,占比8.8%。持续开展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研究,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日益提高,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电力用户的能力逐步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2011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力大国。
1993年,电力工业部印发了《电力行业股份制企业试点暂行规定》,规定明确电网企业(指当时发供一体的电力企业)和其他电力企业都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为贯彻能源革命战略,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文件),提出了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基本路径和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的改革重点,明确了改革总方向。
电力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突破,由引进来到走出去。2018年底,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5亿千瓦、1.8亿千瓦、1.7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我国电力供应由严重不足变为总体稳定宽松。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2个国家级和33个省级电力交易机构,初步建成统一市场、两级运作的市场总体架构,基本建立省间、省内中长期交易机制,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稳步推进,支撑了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我国这种单一的电源结构存续了近40年,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核电等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球增量的1/3左右,成为世界清洁发电的领跑者。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先行发展电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继续依靠国家独资办电已经不能满足电力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电力供需矛盾始终十分突出,缺电问题严重。中国电业: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
2002年底,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重组为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逐步形成了以500千伏为主网架的六大区域电网。
目前,我国电源结构已形成水火互济、风光核气生并举的新格局。根据《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要求,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将达到20%。
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底,我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达到72.5万千米,建成八交十三直特高压交直流混合大电网,全国跨区电网输电能力达到1.36亿千瓦。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力工业进一步开始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建国后,在电力供应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电网由小变大。
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8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跃升到5012千瓦时,超越了世界平均水平。电源装机容量跨越式增长,供给能力由严重不足转变为总体稳定宽松。
同时,在电网建设方面,1979年中国电力工业会议确定了电力工业发展要走联网的道路,电网互联规划建设进程就此启动。核电装机4590万千瓦,排名世界第三。
大容量风电机组、光伏发电组件技术和产能居世界前列。我国在这一时期开始关注发电行业的清洁化发展,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为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同时,随着配售电业务的放开,成立售电公司、建设增量配电网成为社会资本投资的热点。随后,电价改革方案和相应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东北、华东、南方地区相继开展了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工作。我国火电装机比重已经降为近60%,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约为30%。02中国电业: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在电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方面又有哪些发展及成就?曾鸣:电源结构日趋多元化和清洁化,成为能源转型的主导力量。
由低压、高压、超高压到特高压,由弱联系逐步过渡到强联系,2011年,随着青藏400千伏联网工程的投运,除台湾省外,全国联网格局基本形成,资源配置能力在世界首屈一指。这是中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性转折。
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发展趋势下,未来电力系统将以能源互联网为支撑,在应用云大物移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构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础上,充分继承传统电力系统的天然网络特性,进一步拓展终端用户综合能源服务功能,促进能源信息双向流动和开放共享,实现各类资源灵活汇聚、用户用能便捷高效,逐步建设成为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的新一代电力系统。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启动上大压小工作,加大高效、清洁机组的建设力度。
2018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发电量7万亿千瓦时,居世界首位。5.2012年至今:配售电业务放开,电力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